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第一夢

造了一個夢。

我在做紙雕,疊出來的是一幢幢建築,慢慢地,我便知道這是大學裡的教學樓。紙很白,有縱橫細緻的線條。我嗅到一股專業的寡味,卻不明白為何會做紙雕。

我有一把刀,在一面斜斜的三角形紙章之上,輕輕切一下,而紙還沒斷開。我將那畫滿直線的三角形向下一摺,那成了一面山坡。我大學所屬的書院在山頂,當年不時徒步上山,還要跟校巴鬥快。



山腳的位置有些四方形,前一個半遮著後一個。我割開四方形的頂部,沿縱向線條往前摺,往後摺,於是成了一列有落地玻璃窗的教學樓。這些樓都不高,只不過兩層,講室也不大,坐不過二三十人。

我在這裡上過堂嗎?一年班?抑或二年班?當時大家都在。

他很白,很肥,不是紙雕疊的。肥忠是這樣笑的,九九年的新年以後就聽不到了。那一年他死於感冒菌上腦。




在許多年以前,我已有記夢的習慣。這次讀書會讀夏目漱石的《夢十夜》,一讀就兩晚造了三個夢,醒來卻只記得一個。
夢是一種難以把握的意識。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兩個莫言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惹來爭議是可以備期的,在他的領獎演說中,他亦來一番夫子自道。我總結對莫言的批評,有兩方面︰其一、是他迴避政治提問;其二、是中國政府處理他獲獎旳手法,與兩年前劉曉波獲和平獎大相逕庭。

撿麥穗的故事
在分析這些問題前,我想先引述莫言在演說中提及「最痛苦的一件事」。故事是這樣的︰莫言兒時跟母親到集體的麥田撿麥穗,卻被看守麥田的人發現,還打了母親一個巴掌。多年之後,當那個守麥田者變成一個老人,大家再次相遇,這個時候莫言想動手報仇,卻被母親止住,說︰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全文︰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12/yan-lecture_ki.pdf)

於是我們便想,究竟母親為甚麼阻止兒子報復呢?在這裡,我排除莫言真的是認錯人(即打母親的人,與老人,真的是兩個人)的可能性,因為若是如此,這則「故事」的啟發性便全失。那麼剩下來的可能性有二︰

第一、母親仁慈,原諒了當天打她的人,所以推說打人者另有其人;
第二、守麥田的人是身在其位,使用武力阻止撿麥穗是職責,到後來年老了,不在其位,只是一個普通的老人。這樣,在制度中的人(打母親的人),與不在制度中的人(老人),在其社會角色上看,便是兩個人了。

第一個觀點是單純的人道主義,而我相信這並非母親的想法;因為若從人道出發,母親應提出老人之「可憐/可敬」,我們應以「寬恕之心」看待。這些都沒有在母親的口中出現,反而點出了「並不是一個人」。

角色換演的意識
角色不同,職份不同,是否就是不同的N個人呢?也許這是母親家訓的深意,希望莫言明白在制度中的人其實也無可奈何,身不由已,應獲得體諒。或者母親的教導十分收效,莫言銘記於心,「角色扮演」的意識深深刻在腦中。於是在頒獎禮上的角色是個「領獎者」,對於政治問題一概不答。

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們都期望從他身上,看到深厚的人文及道德涵養。倘若只是一個角色扮演的靈巧之徒,在國際盛會上只談文學與戀愛,在小說裡才說政治,這種「見人講人話」的處事態度,反過來會令人懷疑,在小說中對政治、對社會的批判,究竟真誠到哪裡去?莫言作為一個人,對社會的承擔究竟有多少?

由此可見,上述第一項批評是成立的,但第二項指控,茅頭其實應該要對準中共領導人,而非莫言。他雖然是中國作家協會的副會長,但在處理諾貝爾獎這個國際關係議題上,莫言的地位卻又太低了些。記者行家再而三、三而四地追問莫言對劉曉波的意見,讓他成為了胡錦濤/習近平的代罪羔羊。

套用莫言所說的「撿麥穗故事」,平民要偷偷撿麥穗是因為飢荒,而造成飢荒是因為國家政策失誤。若要拿那位守麥田者,為飢荒負責,這是不公允的說法。不過,他也不可以置身事外。若以這故事譬喻今次莫言得獎的爭議,最諷刺的是,獎台上的莫言卻並非那個無助的小孩,而是出手打人的守麥田者。在這個微妙的角色轉換之後,由莫言之口說出母親當年的教誨,那便等如說︰

「中國的老百姓噢,那個作協的我,與這個獲獎的我,並不是一個人。不要批評我噢!」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罪與罰》讀書會之上


本次讀書會於2012年11月22日在芬芬家舉行,這是第二次在芬芬家舉行讀書會,上一次是年初的盆菜宴。今次出席的有:芬芬、LOOY、水、SANDRA、立德、ALICE和SUZANNE。
按約定,今次只圍讀第一部至第三部,以下闡述也只局限於小說首三部。除了看書外,芬芬還介紹大家看影碟。大家都覺得這本書寫得很細緻,但卻不易消化,要慢慢看,當中的俄國名字很長,難以記憶,且一個人有數個稱呼,不小心還以為多了一個角色。


大家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 主角為甚麼殺人?
有人認為他是想替天行道,認為在不公的社會環境下,某些人可以透過殺人來執行公義,類似中國的俠客行為。
有人反對,說不是替天行道的問題,而是認為,在社會中,多數是普通人,受現有制度的約束,但亦有小部分的「超人」可以挑戰制度,破舊立新。書中提到拿破崙就是這樣的人物。
那為甚麼選擇殺放貸的老太婆呢?她其實只是個小人物,若是為了改變制度,犯不着殺她。選擇她,純因她是身邊人物,且在典當東西時在她面前感到屈辱,覺得她乞人憎。
有人認為不光是理性思考促使主角殺人,貧困的處境也是原因。主角原是法律系大學生,但因沒錢而綴學,要面對房東的催租,且要靠鄉下的母親和妹妹接濟。他殺人前後,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患着熱病,又曾暈倒,身邊的人也有說他精神失常的,但他卻未至於有精神病。不過,有人亦提出,主角雖然環境不好,但還不是赤貧,可以靠教書維持生活,不像酒鬼一家那麼窮。
有人說主角自視甚高,這點與酒鬼相似。酒鬼傾慕知識份子,在酒館第一眼見到主角覺得他是知識份子,就想搭訕,敘述自己如何因飲酒而花去家中的錢和丟掉差事,對家人萬分愧疚。主角對酒鬼也萬分同情,送他回家時,還給他家裏錢,後來酒鬼被馬車撞死,也用得自母親和妹妹的錢來給酒鬼作歛葬費。這顯示主角善心的一面。


二、 甚麼叫罪?甚麼叫罰?
小說描述了一宗罪行,即主角的謀殺行為;不過,作者同時討論了「罪」多重意義的可能性。他在第三部5中列出︰
一、「犯罪是對社會結構不合理的一種抗議」;
二、「超人有權允許自己的良心跨越…某種障礙」、「人類的立法者和新制度的創始人…每個都是罪犯…否則,他們很難打破常規」。(簡言之,即︰為建立新制度,超越障礙的行為。)
罰則是殺人後種種內疚不安的感覺。主角殺人後屢有自首衝動,甚至特意與人說關於犯案的事,其實是有自首的衝動,顯示他殺人後是不安的。
也有論者認為,小說要講的其實是「救犢」。在第二部7之中,主角在殺人後想過尋死,後來又打消此念頭,當時他的自述是這樣的︰「如今是理智和光明的國度……意志和力量的王國……我們這就看看!這就比試比試!他高傲地添了兩句,似乎在向某種黑暗的力量挑戰。『我居然願意在只有一尺的地方活下去!』」
三、 主角怎樣看妹妹為了經濟問題而欲下嫁一個律師?
主角的妹妹因家境貧困,也為了主角,於是決定下嫁一個律師,可見是一個很務實的人。而主角卻很反對這宗婚事,不願妹妹因經濟問題而出嫁,可見他較為理想主義。他第一次見準妹夫就在言語間很不客氣,令那個律師也對他毫無好感。
大家又提到主角反對妹妹的婚事,卻同情酒鬼女兒,即本書女主角索尼亞,為家庭而犧牲自己作妓女。這大概是因為妹妹不多不少都是為了自己而有決定,而主角對索尼亞則有一種局外人的悲憫。
四、 小說的文學價值 
小記是經典,文學價值很高。當中描寫細緻,令人似與角色同哭同泣,例如寫酒館中酒鬼自述身世一段,讀者就仿如親歷其境,好像就在酒館中一樣,不禁也掬一把淚。不過,小說卻不易讀,作者抽絲剝繭,逐漸剖開主角的殺人動機,要逐章逐章慢慢領會。
(SUZANNE主筆,水添改)
〈罪與罰》讀書會下集,將於12月26日下午五點在芬芬家舉行。MERRY CHRISTMAS!是日將同時舉行聖誕聯歡。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萬年冰在手


這是從新西蘭最長冰川——TASMAN GLACIER拿下來的一塊冰!

TASMAN冰川在一萬六千至二萬二千年前形成,至今逐年溶化,變薄。手上這一塊,應當在萬多年前就已凝結了吧?


這個湖的水,都是TASMAN冰川溶化而來,故名「冰川湖」。這樣我就猜想,這些水是否都是萬年水呢?

是否有某些水,比另一些水更珍貴的呢?

若相信物質不變,那麼這些冰川裡、冰湖裡的氫份子與氧份子,與你剛才飲的一口水當中的氫與氧,也許都是兄弟姊妹。



原來冰川裡的冰,是圖中所見的冰藍色,而非「雪白」!何解?請看以下連結︰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ue_ice_(glacial)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人人直接決定的模式

反洗腦行動佔領政府總部一星期,創造奇跡,也誘發了不少朋友一個渴望︰不只要表達民意,還要決定。這個想法很貼近「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而非香港沿用的「代議式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關心公共事務,我們同時要留意,不同民主模式有不同的理念,背後也有不同的條件,才能賴以成功。

「參與式民主」講求市民直接參與決策,尋求共識,所以有說是「以共識為基礎」(consensus-based)。要尋求共識,大家便要培養包容的氣度,以理性與真憑真據來議政的習慣。換句話說,就是要建立「公民社會」,推行「參與式民主」。

究竟大家有多理性呢?我以「國教科」爭議舉一例。部分市民批評,特首取消三年開展期,變相把責任推給學校,擔心學校受壓推行洗腦教學。對此評論大家不妨想想,究竟政府可以做些甚麼才可以釋除這個擔憂呢?實行撤科,究竟能否免除當中所說的可能性,就是政府以撥款及壓力,迫學校去洗腦呢?究竟要做些甚麼,才會安心呢?對於一個憂慮,倘若根本是沒有辦法去釋除的,我們又會否反思一下,這個擔憂本身是基於甚麼呢?

現時又流行另一說法︰要關上實施國教科的大門。若要實施這個想法,是否要立例禁止任何學校開設國教科呢?依此邏輯,我們如何處理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呢?如何處理有道德使命的學校呢?

在多元社會裡,包容十分重要;包容度愈廣,換來愈大的自由。借用John Stuart Mill著名的「傷害原則」(Harm Principle)︰若不傷害他人,任何人有自由去選擇「差一點」的東西;因為在你眼中「差一點」,可能在我眼中是「好一點」。依此原則,愛國父母可以選擇愛國學校,一如敬孔家長可以挑選孔教學校。



不少人不相信「參與式民主」,不過這模式,某度程上於十九世紀的瑞士落實了。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當地Anarchist Republicans亦曾於部分地區推行過。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ticipatory_democracy

過去兩年,紐約的「佔領華爾街」行動,亦推行「參與式民主」,以抗衡美國政府的管治方式。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democracyinamerica/2011/10/occupy-wall-street-3

政治就是眾人之事,大家管理自己有許多不同模式。香港是一個知識水平相當高的社會,我們有基礎,有條件,尋找適合我們的管治方式!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酒精回歸

通過酒杯底看的世界,與別不同。
We see a different world through the bottom of wine glass.




為餞別赴英的亞謙,為讀書會的「酒之二三事」,送給︰芬芬、LOOY、SUZANNE、KRIS、SANDRA、亞謙、GREG、立德、VICTOR及蒲葦。
For Ah Him leaving for UK, and having talked about spirits in our Book Club, I dedicate this to: Fan Fan, Looy, Suzanne, Kris, Sandra, Ah Him, Greg, Lap-Tak, Victor and 蒲葦.

有一個說法,是酒可以封存,可以歴久常新;又有一個說法
,是縱使糊紙,泥封,酒味仍是一去不返。也許只有變幻才是永恒!
Some people say spirits can be preserved for a long time.  Some say even with good precaution, the flavor of liqueurs will go away.  May be the only thing that doesn't change is change itself.





那沉在樽底的幽光……
The spirit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誰在製造美景

 

南生圍近年新興成自然景點。荒廢的魚塘,在大自然自生的力量中,衍生成水與樹的風景點。日前首次實地造訪,既驚且喜!驚,是原來實景並未如照片、畫作漂亮;喜,是原來藝術加工真收效!

一個美麗的地方,往往存在某種奇妙。從這方看是美,從另一方向看,卻又是另一番美,彷彿一步一景,百變無窮。南生圍是另一種美;只此一家,只此一美!


小紅畫水彩,HONEY畫水墨,我最懶,外出寫生都畫碳條,貪其輕鬆方便。

畫後觀摩,察覺國畫的「神遊視點」,原來最適合描繪南生圍!請看看下圖左下方HONEY的畫作,(相片我刻意倒轉過來,方便大家看這一張畫。)那如坐上氫氣球的半空視點,正好表達了這裡原是魚塘的形態。那微彎的水岸線,有濃厚的農家氣息,親切,質樸。



再看下圖我這幅素描,物理性透視視點,你說是英國,是澳洲,是世界任何一個有水、有橋的地方都可以。當然,畫的時候只想著︰橋的近,與水的遠;橋體的重,與水光的迷曚。

許多時候,觀賞者與創作者的想法,是不一致的!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告白讀書會

由「神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及「傳道者」六篇告白(CONFESSION)串連在一起,將會組成一個怎麼樣的復仇與自新的故事呢?


六篇告白就是小說的六個章節,三篇是母親的剖白,三篇是中學生;其中兩篇的母親心聲,也是為人師表的國中老師。於是我就想︰怎麼我聽不到一個由父親/男教師敍述的故事呢……

小說也引述了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名著《罪與罰》中的一句︰

「被選中的非凡人物為了新世界的成長,有超越現行社會規範的權利」。

我嘗試循此角度在小說中尋索,於是找到了︰「人的倫理道德觀正如你所說,或許只是接受教育後的學習成果。普通人從小時候開始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第六章,頁215)


報復的心緒,如一個小矮人,每晚坐在胸口上……這是我對瑞士畫家HENRY FUSELI作品《惡夢》的糊亂傳釋!(上圖)書中也有討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原則,多名「報仇者」也為此掙扎。

劇情發展,最尾將製造多一對「沒有丈夫/父親」的單親母子,就如一個永逃不出的迷宮……


「告白讀書會」,八月二十三日,晚上七時,歡迎大家一齊來圍讀!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再讀《紅》


要讀懂一部小說並不容易!尤其是一如《我的名字叫紅》這樣的作品,作者帕慕克在小說結構、歴史文化上下了很多功夫,身為一名小讀者,要抽絲剝繭把他的心意理清出來,實在是浩大功程!

作者的心思︰

帕慕克200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致辭中不單談及其寫作理念,也說了身份問題。講稿十分長,但相當淺白、有趣,而且感人,題為《父親的行李篋》。原文以土耳其語寫成,英文翻譯刊登於 'The New Yorker' ︰


帕慕克在演辭中說,父親原來也愛寫作,年輕時曾長時間留在巴黎旅館獨自筆耕,最愛法國文學,對帕慕克影響極深。帕慕克當年完成第一部小說,交父親審閱,結果獲得極大鼓舞。我N年前讀過此文,當時所能領略的不多。今次再讀,可能因為看過《我的名字叫紅》,甚覺非凡!我體會到的重點包括︰

•  從人性、從自身的弱點出發創作;
•  世界不應該有一個中心;
•  帕慕克的世界的中心,是伊斯坦堡。

心中的歸屬︰

帕慕克深受人道主義影響,但同時察覺到,若簡單的去認同東方、或西方陣營,都容易墮入愚蠢的圈套,於是主張世界沒有中心;這是他理念的追求。不過,他亦熱愛土耳其傳統,若大家讀過他的半自傳《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便很清楚;這是他情感的寄託。他不隱瞞他的掙扎與矛盾,也承認喜歡財富與榮耀。大家若有時間,不妨讀讀這篇演辭,文章有血有肉,跟他的小說一樣可觀!

奧圖曼沙皇的書房

2005年,帕慕克因批評土耳其,被控違反Article 301。此例禁止,羞辱「土耳其及土耳其性」。不過當地司法部沒有通過是次起訴,被西方視為邁向言論自由的一步。

帕慕克又說過,要歸屬一個地方,最佳方法是不要去認知其界限,形象,甚至忘記其存在。

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BIRDY

這晚忽然想起這齣電影︰BIRDY!
這是第一齣電影,讓我感到心靈給觸碰,也讓我察覺到,說故事原來可以這麼曲折動人。

男主角MATTHEW MODINE這個踎在床架上的「鳥人」造型十分觸目,也把我帶進了電影院!

自身投射到雀鳥上的青年BIRDY,一心追鳥。在ALAN PARKER導演的這部片中,觀眾並不容易分得清楚,他究竟在追逐夢想?抑或要逃離人生的苦困?他把自己關在鳥籠中睡覺,也把自己關進了精神病院。
BIRDY的老友AL,年輕時以腳踏車載BIRDY上垃圾山,讓他學飛;年長後從越戰歸來,毀了容,雖然自身難保,但仍跑進精神病院要勸喻BIRDY,要他醒覺,免他一生幽禁。
究竟是存活在現實世界中的AL更加勇敢?還是執著要飛的BIRDY勇氣可嘉?電影最堪玩味的地方在於,愈往後看,愈分不清楚AL與BIRDY,究竟是誰在解救誰?

學飛的地點,就在垃圾山上……真諷刺!

電影中一幕最為震憾,就是BIRDY飛翔。電影原聲配樂由PETER GABRIEL負責,也是一絕!這幕的配樂就名為︰BIRDY‘S FLIGHT。亦都許久沒把HI﹣FI開得這麼大聲了,這晚是聽了個痛快!
BIRDY’S FLIGHT配有很精彩的低音鼓,以一般電腦揚音器聽,未必得其神髓。


看這電影時二十剛出頭,生命如一堆沒定型的土丘;電影中追夢的力量,與命運歧途的神秘感,深深攫住了我。這晚忽然想起這齣久違的電影,猛醒起,自己這麼喜歡畫窗,或者,也是緣於那個凝望著夜窗的鳥人。

渴望成鳥。要保持這樣的一份天真!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紅之續集


《我的名字叫紅》確是一本份量十足的巨著,小說帶起很多話題,書友仔還未討論,於是大家決定七月添食——

七月十九日,我們再來「紅之續集」!



有幾個焦點,大家可於「紅之續集」齊齊探討︰

  • 主角BLACK緝兇這一條線,談了浩瀚的歴史、政治、藝術等沉重論述,而BLACK追求女主角莎庫兒這一條線,卻是纖細的兒女私情。小說中這兩條主軸,究竟有沒有、有甚麼關連呢?
  • 小說反覆N次敍述數個歴史/寓言故事,如胡索瑞夫與席琳、畫馬的鼻孔、刺盲雙眼的細密畫大師等等。有朋友說,故事多次覆述,甚至造成混亂、迷惑的情況。帕慕克這樣做,究竟是敗筆?抑或另有深意?
  • 芬芬昨晚在尾聲提及,莎庫兒這名字,其實是作者母親的真實名字;她的兒子分別是作者本人及其兄長。這安排可有寓意?小說末段,更安排了莎庫兒(母親)對奧罕(作者)囑咐,要把故事寫下來。這些都是「後設小說」的特色;大家亦可循這方向留意一下,分享一下;
  • 小說談伊斯蘭與西方兩套觀點,究竟作者有沒有靠邊站呢?最終他站在哪一方?


首次圍讀,大家都對奧圖曼帝國的歴史與社會狀況很感興趣,於是我又找了些資料——

  • 坊間書評不少都說,小說寫十五、十六世紀的奧圖曼帝國,是西方勢力入侵的時候。但翻查歴史資料發現,奧圖曼於十六世紀中剛與奧地利簽和約,顯示其國力深入歐洲大陸,而非衰弱之時。當時奧圖曼與法國、英國及荷蘭結盟,對抗HAPSBURG EMPIRE、西班牙及意大利。奧圖曼由盛轉衰要到1683年戰役,割讓「奧圖曼—匈牙利」才是轉捩點。不過,小說提及威尼斯的影響,是千真萬確的。自十四世紀始,威尼斯是巴爾幹半島沿海的一個共和國,國力昌盛,佔領了奧圖曼領土周邊多個海島,兩國戰事頻繁。附上兩國地圖一張,以供參考。

  • 奧圖曼是政教合一的帝國,設有名為「米利特」的宗教組織,建立社區。但由於帝國幅員廣大,原有的傳統、語言與宗教都獲得保留,寬容度不低,如伊斯坦堡原有的猶太人,不少得以居留。又一例,當時歐洲活字版技術掌握在塞法廸猶太人之手,遭西班牙驅逐,奧圖曼派艦隊接他們到國內定居。不過,奧圖曼政策的多元,並不表示其開放及接受新事物。活字版印刷傳入奧圖曼,卻被斥為妖魔,結果奧圖曼的文化並未有因而得到革新,文盲率依然高企!


七月,我們繼續投進這個紅色的異趣世界!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畢加索總有驚喜

下午去看畢加索畫展,兩幅作品睇到唔捨得走!


以下一幅︰‘The Reading of the Letter’, 1921


畫真是要睇真跡!這是幅六呎大畫,用色不多,大面積的暗啡、灰紅色調,地上的石、書與帽,看來都不似實物,而是主人翁讀信的沉重心情。畫面中唯一的暖色調,來自友人的外衣;而在構圖上,這灰綠色的色塊,與背景的淡藍色、面龐的亮部,在直長畫面中,組成極不平衡的三角構圖,簡直型爆!畢加索處理顏色,從來都是我模仿的對象!
今次看真跡,還有一大發現,就是「虛」的處理。讀信主人翁整個身體都落在暗區裡,向畫面右邊衣衫的皺摺,有大量的幽幽微明的亮部。我估計,畢加索在這隻暗灰色中,加入大量稀釋劑,畫在帆布上直情「露露地底」,與畫面亮區厚實的處理,以及人物柱狀穩重的造型(這亦是Cubism特色之一),形成有趣的對比。


教我駐足不走的,還有以下一幅︰'Study for "Le Dejeuner sur I'herbe" after Manet', 1960


Manet的原作是這樣的—— 


這幅畫,看相與看真跡,實在差太遠了!最重要的,是畫中樹幹上的紋理很暗,看畫才看得到。畢加索用了大量圓點似的筆觸,在樹幹上,在樹冠的葉片上,裸女身上,以及那些不知是甚麼東西之上……這些排列似亂非亂的筆觸,驟眼看似裝飾性的花紋,再看又似「寫實」的葉片,樹皮,或遠或近,走滿了大半個畫面。單就是觀看這奇特的筆觸,已教我流連忘返,彷如親臨畢加索的畫室,看見他如飛如躍的筆毫,既是遊戲,又是絕技!
再次讓我折服的,當然又是他的用色!畫的前方有數個水果,當中一個橙色特別鮮豔。我猜疑,畢加索就是用這隻橙色,兌上樹的綠色,調成晦暗的啡色畫樹枝、男仕腿部,以及餐巾上的雜物。我又思疑,畢加索用了大量的稀釋劑,將小量鮮明的紫色掃上餐巾。如是者,這個橙色的橘子,在畫面上有大量灰度不同的暗橙色,把這塊鮮橙色色塊托出來;再者,這塊鮮橙色又有其補色紫色,把它對照得更加嬌豔!


色不是調出來,是襯出來的!正如好不好人,也許從來無人留意;當壞人出現,大家就知道你好。


畢加索是一條變色龍,真不知他甚麼時候會嚇你一跳!


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DONNA SUMMER


傳來DONNA SUMMER死於肺癌的消息。YOUTUBE即時多了幾齣她的影片,說她的歌聲喚回少年時……

Donna Summer died of lung cancer.  New videos of her songs are found on Youtube, commemorating the Disco Queen for reminding their youth....




甚麼是死?

近日在facebook上看朋友寫關於死亡;他說,「活在當下」是跟死亡妥協的唯一方法。可惜,這是單方面的妥協呢?
況且,若然是全然放棄對未來、對下一瞬的想望,這又是怎麼樣的生命形式呢?


This incident makes me thinking of what is death.


Also because of a friend’s article on facebook.  ‘Living this moment’ is the only way to reach compromise with death, he says.  But he admits this is only a one-way dealt.

Besides, what a way of life it would be if we completely stop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not even the next moment?


我在想,是甚麼教我們要跟死亡妥協呢?而且是它不妥協,只有人來妥協的「單方條約」?
更甚者,這條約沒有改變這個事實︰死亡從來就在我們額頭對上一吋。
害怕死亡,害怕老病。
其實,我們是害怕不測,害怕死亡忽至,一切計劃成空,失望悵惘……
其實是害怕轉變。
冀望與死亡達成妥協,實則是貪望在變幻莫測的生命中,多得一點心安;也可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心態,逃避失望。
其實甚麼都沒分別。


What makes us to come into such a dealt with death, a dealt in which you give up nothing but just me yield?

Above all, this makes no difference to a very fact: DEATH is hanging just one inch above our head.


Fear of death, fear of being sick, decay and old.
We are actually afraid of the unpredictable.  All of a sudden, death falls upon us, leaving all  our plan scattered, in worries and remorse....
In fact, it’s the fear of change.
Hoping to reach a compromise with death is a wish for settlement with the unpredictabilities in life.  Frankly speaking, it’s a self-defense mechanism trying to avoid disappointment.
But it just makes no difference.


不好執常,也不好執斷。
珍惜這一刻,也想下一刻。
這是一份緣力,可生可滅……


Not to hold on.  Things are not eternal, exist for a moment, but not unchained.

Treasure this moment, and also the next.

There is a karma.  It may last; it may die....






DONNA SUMMER是一位極富爭議的流行歌手,走紅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性解放的年代。身為一個天主教徒,卻以性愛呻吟入歌,當年遭電台禁播。這是專業精神,也是求生之道。

As a controversial female vocalist, Donna Summer reached her climax of fame in the 70s, a time of emancipation of sex and gender.  Coming from a Catholic family, she boldly added in sexual groans in her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got them banned on radios.  This is professionalism and also a way to live.
零九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他未暇出席,請DONNA到場獻唱。高齡六十一,見她寶刀未老的俏態,誰也想不到兩年半後的今日,她已返天國。

In 2009, US President Obama was honored the Nobel Prize in Peace and he invited Summer to sing in the ceremony.  At the age of 61, her energetic performance threw us into surprise with her death just in two years’ time.






DONNA歌藝了得,曾參與百老匯演出,聲線甜美如出谷黃鶯,盡得黑人的音樂天賦。這是生之才華!
請聽聽以下這首WHISPERING WAVES。我相信,不少認識DONNA SUMMER的朋友,都會笑我搞錯了吧?!

This talented singer once sung Broadway operas before her career skyrocketed.  Her voice is as sweet as the tweet of bird.  Please listen to the song attached below, ‘Whispering Waves’ taken from her second album.  You might not recognize it's her voice.





活得精彩,縱然生命倏而來忽而逝,也就不好執著了。

Live the life to the full.  Though it may end in a sudden, we had better let it go.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遙遠的細密畫


中東像個被世人遺忘的地方。我曾猜想,那裡的人究竟畫甚麼樣的畫呢?
買《我的名字叫紅》這部小說時,多少有點對異域探秘的心態。故事中有一位細密畫大師,受蘇丹所咐緝凶;這角色,據說以鄂圖曼帝國時期的繪畫大師Nakkaş Osman為藍本。以下幾幅出自他的手筆︰











記得好幾年前參加一個興趣班,學習細密畫,當中包括親手造畫紙及繪畫技巧。
原來細密畫紙是將幾張紙黏合而成,並待乾涸後,用石頭或貝殻打磨,壓平,直至平滑如鏡為止!嘩!當時我們一班學員的畫紙,張張平滑如「足料蘿蔔榚」,真係任磨任泵都難以平服!就在這個時候,老師就亮出一疊預備好的畫紙,張張白滑如絲!當時我衝口而出︰「You make it in the same way?」
相信這疑問,已在世界各地提出過,老師從容的一個「YES」字,本身就如她手上的紙一樣,靜滑如湖面,一副本該如此的神情。
然後是畫。我們獲發一張如啤牌般大小的紙,要畫整個香港地圖進去——這就是細密畫!
傳統的細密畫,多以可蘭經故事為題材,而現代畫家,則抽象,花紋裝飾都有。但無論畫甚麼,細密畫總給我一股沉思的氣氛,透現對宇宙原本的探索。


他們是怎樣的民族?有甚麼故事?相信甚麼……「911」曾掀起一陣伊斯蘭熱,我有同事也有好些時日在頸上掛條塔利班巾,除此以外,那裡之於我們,也許跟火星差不了多少。

喜歡讀《我的名字叫紅》這小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讓我醒覺自己有多無知,有多渺小。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紅讀書會


「一部分的我(紅色),嚴肅的那一半,捉住你們的視線;而歡愉的另一半,則在你們的凝望下飛入天際。」
(《我的名字叫紅》頁257)
這是顏色「紅」的讀白。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以千奇百怪的敍述觀點,包括屍體,畫中的狗,敍述一宗謀殺案,及一段愛情錯綜交織的奇特故事。《我的名字叫紅》折射了藝術、政治、宗教、歴史等等多個層面,可讀性極高。
我們六月七日晚舉行「紅讀書會」,是諾貝爾文學獎名著,歡迎大家一齊來圍讀。
小說詮釋的空間亦很廣,未必有定論。以下簡述帕慕克一部半自傳式雜文《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繪畫之樂
小說《紅》以回教「細密畫」為題材,根據雜文《伊》,原來帕慕克本身亦酷愛畫畫,而且自上學後不久,這個天份便獲家人肯定。他說以畫畫為樂,並在完成之前,就期待著將會得到的稱讚與喜愛!他認為畫畫創造世界,是藏在腦裡的第二個世界。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頁173﹣176︰第17章 繪畫之樂)

「呼愁」
小說《紅》故事發生的歴史背景,是西方繪畫剛傳入土耳其的十六世紀,動搖了土耳其傳統藝術、文化的地位。雜文《伊》有一章講述伊斯坦堡人的集體憂鬱,叫做「呼愁」,是一種他們看待共同生命的方式。為甚麼伊斯坦堡人如此悲慘呢?帕慕克這樣說︰
「伊斯坦堡輝煌的歴史和文明遺蹟處處可見。無論維護得多麼糟,無論多麼備受忽視或遭醜陋的水泥建築包圍,清真大寺與城內古蹟以及帝國殘留在街頭巷尾的破磚碎瓦——小拱門、噴泉以及街坊的小清真寺——都使住在其中的人為之心痛……伊斯坦堡人只是在廢墟間繼續過他們的生活……這些廢墟提醒人們眼前貧窮雜亂的城市甭想再創相同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頁113﹣130︰第10章 「呼愁」)
一世紀前,鄂圖曼帝國被西方笑稱「近東病夫」,中國是「遠東病夫」。一世紀後的今天,在帕慕克眼中的伊斯坦堡,與在中國人眼中的北京或西安,兩相比對,「再創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的自我期許,有天淵之別。
西方人的眼光
在帕慕克眼中,土耳其人置身於伊斯蘭傳統,西方新興文化的狹縫中,不斷尋索自身,即「土耳其性」。在《伊》文中,他講述當地的傾西方知識份子,渴望得到「西方眼光」的讚揚,說他們像西方人。他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不過,帕慕克也不是一股腦兒崇尚本土。他說,很多時只有通過西方人士的眼光,才能認識、欣賞伊斯坦堡的人和事。他擔心,對本土的眷戀之情會使他的腦袋僵化,而孤立則扼殺他「觀看」的欲望。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頁257﹣268︰第25章 西方人的眼光)

皇宮的紅寶石水晶燈,玫麗得令人瞠目!



博斯普魯斯的黄昏。

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互相參照,
可以拼湊出出人意表的趣味!
六月七日晚上七時,歡迎大家來,
一齊探討這個異趣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