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DONNA SUMMER


傳來DONNA SUMMER死於肺癌的消息。YOUTUBE即時多了幾齣她的影片,說她的歌聲喚回少年時……

Donna Summer died of lung cancer.  New videos of her songs are found on Youtube, commemorating the Disco Queen for reminding their youth....




甚麼是死?

近日在facebook上看朋友寫關於死亡;他說,「活在當下」是跟死亡妥協的唯一方法。可惜,這是單方面的妥協呢?
況且,若然是全然放棄對未來、對下一瞬的想望,這又是怎麼樣的生命形式呢?


This incident makes me thinking of what is death.


Also because of a friend’s article on facebook.  ‘Living this moment’ is the only way to reach compromise with death, he says.  But he admits this is only a one-way dealt.

Besides, what a way of life it would be if we completely stop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not even the next moment?


我在想,是甚麼教我們要跟死亡妥協呢?而且是它不妥協,只有人來妥協的「單方條約」?
更甚者,這條約沒有改變這個事實︰死亡從來就在我們額頭對上一吋。
害怕死亡,害怕老病。
其實,我們是害怕不測,害怕死亡忽至,一切計劃成空,失望悵惘……
其實是害怕轉變。
冀望與死亡達成妥協,實則是貪望在變幻莫測的生命中,多得一點心安;也可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心態,逃避失望。
其實甚麼都沒分別。


What makes us to come into such a dealt with death, a dealt in which you give up nothing but just me yield?

Above all, this makes no difference to a very fact: DEATH is hanging just one inch above our head.


Fear of death, fear of being sick, decay and old.
We are actually afraid of the unpredictable.  All of a sudden, death falls upon us, leaving all  our plan scattered, in worries and remorse....
In fact, it’s the fear of change.
Hoping to reach a compromise with death is a wish for settlement with the unpredictabilities in life.  Frankly speaking, it’s a self-defense mechanism trying to avoid disappointment.
But it just makes no difference.


不好執常,也不好執斷。
珍惜這一刻,也想下一刻。
這是一份緣力,可生可滅……


Not to hold on.  Things are not eternal, exist for a moment, but not unchained.

Treasure this moment, and also the next.

There is a karma.  It may last; it may die....






DONNA SUMMER是一位極富爭議的流行歌手,走紅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性解放的年代。身為一個天主教徒,卻以性愛呻吟入歌,當年遭電台禁播。這是專業精神,也是求生之道。

As a controversial female vocalist, Donna Summer reached her climax of fame in the 70s, a time of emancipation of sex and gender.  Coming from a Catholic family, she boldly added in sexual groans in her revolutionary songs and got them banned on radios.  This is professionalism and also a way to live.
零九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他未暇出席,請DONNA到場獻唱。高齡六十一,見她寶刀未老的俏態,誰也想不到兩年半後的今日,她已返天國。

In 2009, US President Obama was honored the Nobel Prize in Peace and he invited Summer to sing in the ceremony.  At the age of 61, her energetic performance threw us into surprise with her death just in two years’ time.






DONNA歌藝了得,曾參與百老匯演出,聲線甜美如出谷黃鶯,盡得黑人的音樂天賦。這是生之才華!
請聽聽以下這首WHISPERING WAVES。我相信,不少認識DONNA SUMMER的朋友,都會笑我搞錯了吧?!

This talented singer once sung Broadway operas before her career skyrocketed.  Her voice is as sweet as the tweet of bird.  Please listen to the song attached below, ‘Whispering Waves’ taken from her second album.  You might not recognize it's her voice.





活得精彩,縱然生命倏而來忽而逝,也就不好執著了。

Live the life to the full.  Though it may end in a sudden, we had better let it go.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遙遠的細密畫


中東像個被世人遺忘的地方。我曾猜想,那裡的人究竟畫甚麼樣的畫呢?
買《我的名字叫紅》這部小說時,多少有點對異域探秘的心態。故事中有一位細密畫大師,受蘇丹所咐緝凶;這角色,據說以鄂圖曼帝國時期的繪畫大師Nakkaş Osman為藍本。以下幾幅出自他的手筆︰











記得好幾年前參加一個興趣班,學習細密畫,當中包括親手造畫紙及繪畫技巧。
原來細密畫紙是將幾張紙黏合而成,並待乾涸後,用石頭或貝殻打磨,壓平,直至平滑如鏡為止!嘩!當時我們一班學員的畫紙,張張平滑如「足料蘿蔔榚」,真係任磨任泵都難以平服!就在這個時候,老師就亮出一疊預備好的畫紙,張張白滑如絲!當時我衝口而出︰「You make it in the same way?」
相信這疑問,已在世界各地提出過,老師從容的一個「YES」字,本身就如她手上的紙一樣,靜滑如湖面,一副本該如此的神情。
然後是畫。我們獲發一張如啤牌般大小的紙,要畫整個香港地圖進去——這就是細密畫!
傳統的細密畫,多以可蘭經故事為題材,而現代畫家,則抽象,花紋裝飾都有。但無論畫甚麼,細密畫總給我一股沉思的氣氛,透現對宇宙原本的探索。


他們是怎樣的民族?有甚麼故事?相信甚麼……「911」曾掀起一陣伊斯蘭熱,我有同事也有好些時日在頸上掛條塔利班巾,除此以外,那裡之於我們,也許跟火星差不了多少。

喜歡讀《我的名字叫紅》這小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讓我醒覺自己有多無知,有多渺小。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紅讀書會


「一部分的我(紅色),嚴肅的那一半,捉住你們的視線;而歡愉的另一半,則在你們的凝望下飛入天際。」
(《我的名字叫紅》頁257)
這是顏色「紅」的讀白。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以千奇百怪的敍述觀點,包括屍體,畫中的狗,敍述一宗謀殺案,及一段愛情錯綜交織的奇特故事。《我的名字叫紅》折射了藝術、政治、宗教、歴史等等多個層面,可讀性極高。
我們六月七日晚舉行「紅讀書會」,是諾貝爾文學獎名著,歡迎大家一齊來圍讀。
小說詮釋的空間亦很廣,未必有定論。以下簡述帕慕克一部半自傳式雜文《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繪畫之樂
小說《紅》以回教「細密畫」為題材,根據雜文《伊》,原來帕慕克本身亦酷愛畫畫,而且自上學後不久,這個天份便獲家人肯定。他說以畫畫為樂,並在完成之前,就期待著將會得到的稱讚與喜愛!他認為畫畫創造世界,是藏在腦裡的第二個世界。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頁173﹣176︰第17章 繪畫之樂)

「呼愁」
小說《紅》故事發生的歴史背景,是西方繪畫剛傳入土耳其的十六世紀,動搖了土耳其傳統藝術、文化的地位。雜文《伊》有一章講述伊斯坦堡人的集體憂鬱,叫做「呼愁」,是一種他們看待共同生命的方式。為甚麼伊斯坦堡人如此悲慘呢?帕慕克這樣說︰
「伊斯坦堡輝煌的歴史和文明遺蹟處處可見。無論維護得多麼糟,無論多麼備受忽視或遭醜陋的水泥建築包圍,清真大寺與城內古蹟以及帝國殘留在街頭巷尾的破磚碎瓦——小拱門、噴泉以及街坊的小清真寺——都使住在其中的人為之心痛……伊斯坦堡人只是在廢墟間繼續過他們的生活……這些廢墟提醒人們眼前貧窮雜亂的城市甭想再創相同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頁113﹣130︰第10章 「呼愁」)
一世紀前,鄂圖曼帝國被西方笑稱「近東病夫」,中國是「遠東病夫」。一世紀後的今天,在帕慕克眼中的伊斯坦堡,與在中國人眼中的北京或西安,兩相比對,「再創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的自我期許,有天淵之別。
西方人的眼光
在帕慕克眼中,土耳其人置身於伊斯蘭傳統,西方新興文化的狹縫中,不斷尋索自身,即「土耳其性」。在《伊》文中,他講述當地的傾西方知識份子,渴望得到「西方眼光」的讚揚,說他們像西方人。他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不過,帕慕克也不是一股腦兒崇尚本土。他說,很多時只有通過西方人士的眼光,才能認識、欣賞伊斯坦堡的人和事。他擔心,對本土的眷戀之情會使他的腦袋僵化,而孤立則扼殺他「觀看」的欲望。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頁257﹣268︰第25章 西方人的眼光)

皇宮的紅寶石水晶燈,玫麗得令人瞠目!



博斯普魯斯的黄昏。

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互相參照,
可以拼湊出出人意表的趣味!
六月七日晚上七時,歡迎大家來,
一齊探討這個異趣的國度!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捕手/Catcher



夢之捕手!Catcher of a Dream!
這是以油畫製作的第三條MTV。近日正讀著沙林傑的名著《麥田捕手》,於是乾脆以「捕手」命名。
This is the third video I made out of my paintings. It is titled 'Catcher' because I am reading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t the moment.
配樂選上Moby的'Isolate'。這曲子有淡淡的孤獨氣息,像一個人走在路上。那應該是追尋夢想的小棧道。
The music I choose is from Moby, 'Isolate'. This track gives me a slight taste of being on one's own. This loneliness is unavoidable in the search for our 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