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謊言筆記

停歇兩年的讀書會,今晚復甦!


久休復辦的讀書會,也來攪一鍋久休未煮的西式湯:紅蘿蔔蕃茄湯!

大家有緣重聚,還有新書友仔小麗及KRIS,舊人有SUZANNE、SANDRA、立德及阿水,讀的是徐林克作品,短篇小說集《夏日謊言》。


閱讀「謊言」故事,大家自然談到甚麼是謊言。這番討論由阿水一句話誘發:藝術本身就是謊言!譬如這幅畫,明明是一塊布,卻說是天空;這不是謊言嗎?


SANDRA首先發難。她說很多藝術說的是大道理,像正在討論的一篇〈南方之旅〉,說人要自欺欺人,大家都認同,怎會是謊言?KRIS、小麗與SUZANNE都有近似的想法。小說裡某個情節沒有發生,但作者要說的是更貼近人性的狀況,或更深刻的真實,這些都是真,不是假。


SUZANNE又提出,對於一部小說,作者就是這個小說世界的造物主,無所謂真假。


立德見大家反覆討論,面上顯現深刻思考的神色。他首先說,大家口中同樣說「謊言」這個詞語,但意思卻並不相同。(水註:我嘗試這樣總結,但很可能不準確。)謊言的「真與假」,與小說世界中說某情節在德國發生了,在現實世界中卻在英國發生,這一重的「真與假」是否同一意思呢?再者,這個「真與假」中的「真」,與真實道理中的「真」,又是否同一意思呢?


KRIS歸結為「真相」與「真理」的分別,並點出人有時愈貼近真理,愈會退縮。


SANDRA搜尋網上字典,指出謊言是利用與事實不符的資料去瞞騙他人。立德提出,所用的資料真確無誤,卻去達到瞞騙的目的,又算不算謊言?阿水認為SANDRA所說的,是一個行為層面的界定。SANDRA與小麗強調,謊言要有瞞騙的目的,並認為「真」與「假」並不那麼難分辨。


阿水再次邀請立德解說,依他觀察所得,各個「謊言」的不同意思是甚麼。可惜時間有限,立德要退席歸家。


另外,小麗很欣賞作者所呈現的人生處境,當做了抉擇後又不喜歡,人會自欺欺人,而不去勇敢承認。這一點又誘發KRIS、阿水、SANDRA與小麗討論,人在抉擇時,究竟有沒有「沒有思考過」、「條件反射」式的抉擇。KRIS與阿水持相反意見,小麗則指出,當中的「條件反射」也是先前社會交往所帶來的結果,先前那些抉擇也是經過思考、抉擇的。


KRIS從這番討論,聯想到《勇敢新世界》中的那顆「Happy-pill」,說人有時寧願選擇「快樂的謊言」,只要能相信(被瞞騙)到底就好了。

謊言牽涉「真與假」,抉擇牽涉「醒覺性與偶發性」,都是文學藝術、人生的大課題,談也談之不盡。先前我們試過虛擬讀書會,能出席的就邊食邊傾,不能來的也可以後續分享。借用立德一句:只有問題沒有答案……大家,就一起繼續討論,繼續探索啦!